目前分類:保險議題 (1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過去未滿14歲的被保險人,最高可投保200萬的死亡保險,當作是喪葬費用,
但由於近來社會上越來越多狠心父母為了詐領保險金而殺害自己的子女,
為了避免道德風險,今年立院通過保險法第107條修正案:
未滿15歲之未成年人為被保險人訂立之人壽保險契約,其死亡給付於被保險人滿15歲之日起發生效力;被保險人滿15歲前死亡者,保險人得加計利息退還所繳保費,或返還投資型保險專設帳簿之帳戶價值。
也就是說未滿15歲的被保險人日後不能買有死亡理賠的險種,自今年2/3開始實施,不溯及既往。
 
影響較明顯在於,之後未滿15歲的被保險人不能投保 意外險,
然而年紀小的意外死亡發生率也是相對高的,
另外是過去規劃兒童醫療險,可以最低額度壽險為主約加上附約定期醫療險為費用最低,
現在主約非得是終身醫療險或是年金險,最低門檻的費用就會比之前高。

euri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首張微型保單開賣 目標族群100萬人

微型保單可說是最符合保險的意義與功能,應該早就該推出這樣的商品,
保險最早的功能在於當風險發生時,能藉由眾人集資合作的力量去彌補損失,
尤其以經濟弱勢族群特別需要,相信新聞上經常能看到一些令人同情的案例,
打零工父母發生意外,留下幾個小孩,生活和教育經費都不知在哪,
或每當天災發生時,像921或88水災,災民有多少家庭是有保險的?!
許多低收入家庭連溫飽都成問題,更別說有錢買保險,
然而社會上總是看到屋漏偏逢連夜雨的事,貧苦的人家往往又遭逢意外及病痛的侵襲,
因此最需要的人買不起保險,買得起保險的族群多半是買心安,或當成理財的工具之一。

euri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壽險首家 國華人壽遭接管
中時:200萬保戶權益未損 金管會 接管國華人壽

昨天的一個大新聞便是國華人壽遭金管會接管了,是國內第一遭案例,
國華人壽多半是透過保險經紀人或保險代理人的通路販售,商品費率較低,業務佣金稍高以搶市場,過去保險業務總是告訴客戶,保險公司是不會倒的,因為有保險安定基金、政府不會讓它倒,但這次可以讓大家清楚知道,保險安定基金的金額是不足以撐起一家保險公司的。

金融海嘯後,確實大家也看到就算AIG虧再多,美國政府也不能讓它倒,國內保險公司事實上資本適足率過低的還不少家,之前艾迪文章有討論過(【艾迪嚴選】哪家保險公司最健康?),其實國華人壽已擺爛很久,資本適足率年年不到位,看政府能拿它怎樣,六月底淨值已是負的579億,金管會終於看不下,採取行動接管,目前是暫時接管九個月,去完成增資處理財務問題,問題是未來期限到之後,增資仍未完成,也不確定該怎麼辦,保險安定基金可動用的才155億,遠小於國華人壽的虧損的洞,看到國華人壽最近狂在打電視廣告,可能想改變民眾的負面觀感,但有點欲蓋彌彰的感覺。

就國華的保戶而言,權益還不至於立即受到影響,過去幾年買到高預定利率的商品也不需急著解約,提前解約一定會虧不少,而國華最差的狀況還不至於會倒閉一毛都拿不回,可先利用保單質借來繳保費,不再支付新資金,不過若國華的保戶集體都採用質借或解約的方式,那對國華的現況會更雪上加霜,另外也可觀察其他淨值為負的保險公司後續會如何。(工商:壽險公司3家負淨值)

總之,挑選保險公司要看其財務狀況是否ok,前幾大的或許較穩健,但商品不見得是最好,費用往往是比較貴的,小家的保險公司就得靠便宜或保障更多來搶市場,當然小家不表示未來會賠不出來或倒閉,盡量少選到財務狀況倒數的保險公司為上策,儘管全球的政府都會盡量不讓保險公司倒閉,但國內安定基金也不甚多,政府無法百分百擔保保戶的權益,因此在買保險時基本上也就必須要分散風險,國內以規模大、知名的公司優先,不然就是選擇國外的大保險公司。

※※※※※※※※※※※※※※※以下轉載※※※※※※※※※※※※※※※

聯合:金管會 接管國華人壽

euri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隔一陣子,新聞就會有類似的報導,金管會或是保險業者呼籲國人不要購買地下保單或境外保單,然而究竟原因為何和對民眾的利弊是什麼呢?
 
地下保單的定義,報導中寫是"未經主管機關核准設立的保險公司銷售的商品",其實不太正確,因為比方說ING在台灣有核准設立,但ING的香港商品仍被認定為地下保單,因此應該是"所有未經主管機關核准銷售的保險商品",一律被稱為地下保單。因此地下保單涵蓋包含境外保單、國際保單、亦或假保單。
 
如果所謂地下保單是不好的,應該很少人會買,為何還會佔有一定的市場,金管會還會不時出來喊話呢?! 報導中也提到,國外的利率比台灣高,因此保費比國內便宜,當然原因不只是利率較高,但結論就是保費便宜很多,(可參考:【個案探討】台灣、香港和美國保險費用比較 ) 如果買同樣保障的保費差了1/3至一半,當然一些客戶就會有興趣。
 
而報導提出的弊端是哪些呢?
1. 無法確定業務招攬人員是否獲得外國保險公司的授權。
2. 是否假借外國保險公司的名義行詐騙之實。
3. 業務員收了保費後據為己有。

euri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繼上一篇報導,透露出國內保險公司似乎財務上沒有想像中理想,
天下雜誌整理了一張表,來檢視國內30家保險公司的財務狀況,
讓大家知道哪些保險公司是財務比較健全的,相對就是出狀況的機會較低。

按去年底的淨值排名,南山果然是國內第一大外商,
在台灣的業務拓展非常好,確實隨便問問,身邊到處都有人買南山保單,
淨值最高不代表是最好的,以過去兩年的資本適足率來看,
都屬於觀察名單,資本適足率都低於300%,甚至去年已經低於200%,
所謂資本適足率(RBC)是:自有資本與風險性資產之比率。
我國政府規定保險公司的自有資本要是風險性資產的兩倍以上,

euri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本週天下雜誌的封面便是「新孤兒保單」,
討論最近外商保險公司撤離的問題,
電子報內容如下,就不在此轉載,
[天下雜誌] 4家外商逃 小心保單變孤兒?

這篇文章主要是由近來保誠以1元賣給中國的案例,
帶出近來外商保險公司一一出走的問題,
此篇文章報導一出,引起不少國內壽險業務的反彈,
該報導確實有點聳動,有些觀點值得探討一下。

euri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型保單 擬採分離課稅
變額年金 首當其衝 獲利要課稅 重創買氣

投資型保單在「到期」或「解約」時,分離帳戶中的投資收益要課稅,採分離
課稅,並且不追溯舊保單,從法律修正後的新保單開始納入課徵,個人稅率一律為10%。

投資型保單的帳戶價值究竟要不要課稅前幾年吵了很久,第一代投資型保單出來時,由於保額並沒有限制,多半都是買很低額度的壽險,主要為了投資基金,利用基金平台上的操作便利性;當然很多大戶是用一次繳一大筆錢的方式(躉繳),想把錢藏到投資型保險裡頭,帳戶可投資又能自由領用,當未來身故時,變成保險理賠金免稅地將資產移轉到下一代,但後來國稅局看穿了這個漏洞,由於投資型保單採用分離帳戶,哪些錢是保險、哪些錢是投資都清清楚楚,投資的部分就不得列為保險金,一樣會課遺產稅,雖然當時還未明文規定,就看國稅局抓不抓。

為避免保險公司的商品違背保險的意義與價值,96年10月之後,第二代投資型保單推出,政府規定保險給付和保額有限制一定比率,因此保額不能太低,否則無法繼續供款或者必須再提高保額,如此一來想完全用來投資的人意願就逐漸下降。

拿投資型保單做為節稅的規劃本來就是一個錯誤的方式,投資型保單的架構是將定期壽險結合基金投資平台,當身故時,拿回的是定期壽險的理賠金加上基金平台當時的帳戶價值,壽險人員告訴客戶這些都是保險理賠金,因此免稅,但
以保險理賠金免稅的法律精神來說,那些投入基金帳戶的資金,可以隨時加碼或領回,完全就不符合保險的意義,所以法律上很難站得住腳,未來跟國稅局打官司時,九成九一定是輸的,還有另一種"萬能變額型年金險",完全沒有保險成份,純粹就是利用基金平台,已確定一定會被課稅,目前是壽險業在聯合硬凹,因為確定要課稅的話業績會掉很多。

euri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先來看一下最新行政院衛生署公佈的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
基本上近兩年來十大死因並沒有改變,
前三大死因分別就是俗稱的癌症、心臟病、腦中風,
相當於占了總死亡率的47.49%,將近五成的死因是在這三項,
而死於癌症的有逐年提升的現象,目前已經接近三成,
可以說兩人中就有一個人會死於前三項疾病,
因此可說罹患的機率相當之高,因此這部分很需要保障。

一般買醫療險,要住院或是開刀才得以理賠,
醫療險屬於事後理賠,也就是自己要先付完錢後才得拿收據去申請理賠,

euri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3的商業週刊有一篇報導說明ING安泰為何出售給富邦金控,
在這裡幫大家整理摘錄一些重點。
曾是外商壽險公司市佔第一、目前仍是最賺錢的外商壽險公司,
大家一定會很好奇,為何ING會閃電以低於市場行情出售?!
正如ING安泰當初打的廣告─"世事難料!"

其實兩年前ING就有意將ING安泰出售,但價格是現在的三倍,
因此當時沒有人願意買,富邦這次便宜買下ING安泰,有三個疑問讓專業人士不解:
疑問一:20年來賺了近250億元,買家只付195億元就成交。
疑問二:淨值新台幣405億元,卻以淨值0.71倍出售。
疑問三:ING 安泰進入台灣市場第9年開始轉虧為盈,卻從沒分紅給股東。

euri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朋友家裡欲利用信託保單來規劃子女未來教養金,
準備要買一張全球人壽一千萬的壽險,
我也幫忙提供一些不同的資訊,做個保險費用的比較,
畢竟是單純壽險,成本和效益可以很清楚比較,
我這次做的比較是一般很少看得到的
不像一般國內保險業務比一比國內各家商品差幾塊錢,
我以台灣、香港及美國,各挑兩家來比較保費的差距,
或許很多人都聽過國外保險會比較便宜,但到底差多少呢?!
這次用實際案例一比才赫然發現真的差很多,我也嚇了一跳。

被保險人:女性  59歲

euri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保險除了保障之外,很多大戶當作節遺產稅的工具,
但在國內保險金達三千萬以上就須課稅,
對大戶而言根本不夠,加上國內保費過高,投資報酬率太低,
因此有錢的大戶都把資金往外流。

有錢人出國買高額保單,基本上當作一種投資,
同樣的保費在國外可以買到更高的保額,
更不受國內三千萬免稅的限制,
要如何節稅呢,有個簡單例子,
例如某大戶有三億資產,正常轉移給子女被課50%遺產稅
因此子女只繼承到一億五,

euri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來還本型醫療險賣得嚇嚇叫,連東X購物都在賣,
因為那個商品抓住台灣人的心態,
就是出事有賠,沒事保費還能領回,
一般人總覺得醫療險保費繳那麼多,但若沒事那些錢就像掉水溝了,
因此聰明的富X就出了還本的商品,打著沒事當存錢的賣點。
那商品的特色如下:
1. 住院日額
2. 壽險保障
3. 期滿本金加5%領回

乍聽似乎還不錯,以30歲男子為例,

euri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由於以往的勞保退休時給付都是一次給付, 產生下列一些缺點:
1. 因通貨膨脹而貶值
2. 投資不當
3. 供子孫花用
4. 遭人覬覦騙取
造成老年生活沒有依靠,也無法確保其遺屬之長期生活。
因此97.07.17立院終於三讀通過勞保年金的法案,從明年一月一號開始實施。

未來勞保可一次請領或是用年金的方式領回,
但大多數人一般對年金的計算方式都不是很清楚,
再加上國民年金,一般人應該都霧煞煞,因此在此幫大家整理一下。

euri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化的時代具備國際觀是很重要的,
因此要稍微了解全球企業的排名及盈虧,
不能僅以國內為標準,如井底之蛙一般,
例如:中國信託在國內感覺已經是又大又穩了,但在全球五百大根本排不上名,
國內知名的大企業相當多,但放到國際舞台時,
全球五百大中僅有六家台灣的企業排的上名,
1. 鴻海 132
2. 國泰金控 300
3. 中國石油 324
4. 廣達電腦 344

euri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去所有未經國內金管會核可販售的保險商品,
被通稱為「地下保單」或「境外保單」,
一般人通常聞之喪膽,因為國內保險業務員一定會告訴客戶,
"那是非法的"、"那個有理賠問題"、"那個錢拿不回來"
反正保險業務員一遇到境外保單,不論是什麼公司的什麼商品,一律用那些話嚇客戶,
因為公司教育他們的觀念就是如此,而他們對於海外商品確實也不了解。

國人購買境外的保險是不違法的,
比方有個台灣人去美國留學兩年,期間在當地購買了一張終身壽險,
這當然絕對合法,只因為是國外的商品,我國金管會管不到,
因此若發生糾紛等問題需尋求當地有關當局解決。

euri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則新聞對一般人可能沒什麼感覺,
保險公司能夠海外投資40%關我們什麼事,
其實裡頭透露一些訊息,值得我們思考,
為何國內保險公司要跟金管會爭取提高海外投資的比重,
原因很簡單:投資國外的金融商品能有較高的報酬率
保險公司獲利的方式除了來自保單架構中的費用外,主要是靠轉投資,
若轉投資的報酬率高,當然保險公司也就能獲利更高,
因此保險公司的舉動也證明了投資海外的金融商品比投資國內更容易賺錢。

報導表示,買國外固定收益的商品扣掉匯率的避險成本後,
還是能比國內投資高出1-2%,一般人可能覺得2.6%和4.6%差別不大,

euri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人都以為保險公司不會倒閉,
但其實過去是有倒過幾家的,
因此在選擇保險公司時還是要找債信評等高的,
也就是財務狀況健全,償債能力良好的公司,
倘若不幸,踩到地雷,繳了20年的保費竟然公司倒了怎麼辦?!

根據保險安定基金管理辦法,每人可拿回最多300萬元
就是你繳了一千萬保費也只能拿回三百萬,
然而目前所累積的安定基金一共135億,只夠賠4500人,
應該是不足以完全賠償一般保險公司的所有客戶,
若短期內倒第二家,那第二家就幾乎沒有安定基金好理賠。

euri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月底公布國內六十多家保險公司(含產險、壽險)的資本適足率,
資本適足率是衡量一家保險公司財務狀況是否健全的指標,
所謂資本適足率(RBC)保險公司自有資金對應其承受的風險的比重

資本適足率=自有資本淨額÷風險性資產總額

保險公司承受的風險,包括承保風險、投資風險等,
法定最低比率是200%,不足的公司必須增資、調整商品結構或投資結構,
低於法定標準就表示財務有狀況的保險公司,
若其又無法於預定時間內增資達到標準就會被金管會裁罰,
國華人壽上個月才被裁定:「限制不得投資私募有價證券、結構債、未上市未上櫃公司股票、投資不動產及辦理保險法第146條之3第1項第2款及第3款規定之放款。

目前金管會分三等級,不合格:<200%;普通: 200%~300%;最佳: >300%

euri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工商有則新聞
赴港保險團 人氣更勝基金團

去年很多人跑去香港開戶買中國基金,因為台灣買不到投資中國的基金,
而中國去年又是漲翻天了...如首域中國去年的報酬率接近100%,
因此許多積極的投資人當然不會錯過這樣的好機會,
不過今年初至今,中國股市跌很深,目前也還未見起色,
因而投資中國基金的熱潮就消退不少。

近來取而代之的風潮是去香港買保險,為何保險還要跑去香港買呢?
簡單來說,相同的保障,但保費卻比國內保險便宜很多

euri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